上海證券報 2017-06-09 12:12:39
在IPO批文下發(fā)節(jié)奏放緩、A股出臺減持新規(guī)的背景下,新三板擬IPO公司依然熱情不減。
在IPO批文下發(fā)節(jié)奏放緩、A股出臺減持新規(guī)的背景下,新三板擬IPO公司依然熱情不減。在5月份創(chuàng)下37家掛牌公司接受上市輔導的“峰值”后;截至6月7日,又有6家公司宣布接受上市輔導,其中不乏“4字頭”的“元老級”代表中科軟。
據統(tǒng)計,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,就有包括中廣影視、百川環(huán)能、盛源科技、華陽國際等在內的37家掛牌公司宣布接受上市輔導,這是新三板有史以來單月發(fā)布“IPO意愿”公司家數最多的一個月。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,從去年平均每月15家公司宣布接受上市輔導,到今年前五個月,平均每月已達34家,加速明顯,也見證新三板公司的上市熱情愈加澎湃。
進入6月,已在新三板掛牌11年的中科軟也宣告擬申請IPO,并已報送輔導備案材料,目前正接受中泰證券輔導。在此前后,相繼宣布啟動上市輔導的還有聯(lián)盛化學、邁科智能、新安潔、亞星世紀、勝利監(jiān)理。
據Wind統(tǒng)計,截至6月7日,已宣布擬IPO意愿的新三板公司有446家。其中,今年以來,宣布接受上市輔導的達178家,占比約四成。
在目前宣布IPO意愿的近500家新三板公司中,從市值規(guī)模看,總市值超過10億元的有175家,其中至少165家的總市值規(guī)模在10億至50億元之間,新產業(yè)、南京證券、湘財證券等總市值超過100億元。
再看今年以來宣布啟動上市輔導的公司,有40家2016年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。其中,排名最前的湘財證券去年凈利潤達4.22億元;恒信璽利、匯量科技去年凈利潤分別2.27億元、2.12億元;緊隨其后的還有中科軟、中標集團、藍海之略、邁科智能、億童文教等,凈利潤也在億元之上。而十分罕見的是,去年虧損近4239萬元的太爾科技也在今年4月宣布接受上市輔導。
從行業(yè)分布看,今年宣布接受上市輔導的公司中,有超過一半來自制造業(yè);其次是信息傳輸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(yè),占16%;來自房地產業(yè)、采礦業(yè)、住宿和餐飲業(yè)、金融業(yè)的公司則少之又少。
再從轉讓方式看,這些公司中,采取協(xié)議轉讓方式的約占85%,構成主流。
值得關注的是,以中科軟為代表,同樣是代碼“4字頭”的老牌新三板公司在今年啟動上市輔導的公司中占到7%,包括億童文教、銳新昌、湘財證券、華高世紀、頌大教育、白虹軟件、哇棒傳媒、上陵牧業(yè)、芯朋微、捷安高科、巴蘭仕、北鼎晶輝等。
“元老級新三板企業(yè)也紛紛IPO了。”一位業(yè)內人士認為,這意味著老公司向往更高層次資本市場的意愿不斷增強,而究其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,“信心”是核心關鍵詞。如一些創(chuàng)新層公司,其面臨嚴格監(jiān)管,掛牌成本有所提升,但交易制度尚待完善等原因使得其流動性等諸多方面皆受限制。
與此同時,A股市場也在變化。如近期減持新規(guī)的出臺,對新三板IPO將帶來多大影響、是否會給上市的熱情降溫,在業(yè)界引發(fā)了廣泛議論。一方面,A股更為嚴格的大股東套現限制與IPO批文下發(fā)速度趨緩相疊加,意味著Pre-IPO項目投資的資金退出周期延長,并面臨市場環(huán)境變遷、估值水平起落的考驗,從而將間接影響新三板公司的上市熱情,可能會“抵沖”新三板優(yōu)質公司的流失速度,或將有利于新三板的長期發(fā)展。而在另一方面,從近期新三板多數創(chuàng)新層公司的市場表現看,其并沒有獲得良好的流動性,市場仍然在期待“差異化制度安排落地、系統(tǒng)性改革的逐步推出”,以真正提振新三板的投資活力。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