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4-04 00:38:20
每經編輯|每經記者 杜冉樂
每經記者 杜冉樂
當國內樓市告別“暴利”時代,多種因素刺激了中國房地產基金快速崛起。房企聯(lián)手基金、轉型輕資產似乎成為當下多數(shù)品牌房企的共識。但是,也有部分投資者不看好房地產輕資產模式,以最能提升房企收益的輕資產模式——房地產基金為例,受市場環(huán)境因素影響,基金的融資規(guī)模仍然非常有限。
按照投中集團對今年中國LP(有限合伙人)的調查結論,中國本土LP發(fā)展面臨的最大障礙是 “本土LP普遍缺少私募股權投資經驗”。
近日,中國房地產基金聯(lián)盟秘書長閆宗成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基金普遍存在法律、稅收等制度障礙。
探索多元化融資模式
當前,除了早期的外資私募潛行國內樓市之外,本土的地產私募基金越來越多。比如,保利地產旗下信保(天津)私募股權基金自2010年成立以來,曾參與了上海地王等項目投資,基金規(guī)模超過200億元,基金多扮演財務投資者角色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區(qū)域房企也頻繁染指地產基金。比如,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資產曾與川派地產藍光集團、閩派地產陽光城集團等合作成立多只地產基金。
按照投中集團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,截至2013年12月底,中國人民幣房地產基金市場擁有206家基金管理機構,437支房地產私募基金,總管理資金規(guī)模超過4000億元。其中,2013年新增24家基金管理機構,新成立113家房地產私募基金,總募資規(guī)模超過1300億元。
“中國的地產基金歷史短,規(guī)模小,實力比較弱,能力也不夠。而地產開發(fā)商實力很強大,資金卻是短板,在嚴控之下,資金又有點緊張,基金雖然弱小,但資金上有點優(yōu)勢,那最好的出路就是合作,優(yōu)勢互補?!钡滦刨Y本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義楓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這相當于基金多了一種模式,開發(fā)商多了一個規(guī)模擴張的維度。
據了解,目前國內房地產私募基金主要分為債權、股權和“股+債”三種形式。目前,房地產基金多以債權出現(xiàn),即便是股權也基本上是“明股實債”,且鎖倉期限較短。對于絕大多數(shù)房企而言,地產基金僅是一個融資工具。
“現(xiàn)在,中國做輕資產的地產商還沒有一家真正成型的。當開發(fā)商轉型金融化和基金化,才具備做輕資產的能力,但中國房地產金融化和基金化才幾年?比如萬通地產提出輕資產,干了多少年?他絕對不是鐵獅門,你看他轉型成功沒有?并不是所有房企都愿意做輕資產。在房地產暴利的情況下,誰愿意做輕資產?當行業(yè)發(fā)生變化,大量資金撬不動了,或者原來的重資產玩不轉了,才做輕資產?!遍Z宗成表示。
尚未獲政策層面支持
當前中國地產私募雖然風起云涌,但其熱鬧背后亦有苦衷。閆宗成說,“目前的情況是,LP和GP(一般合伙人)兩大群體構成比較缺乏,還處于培育期。凡是著急一年要退出的,那他的錢一定是過橋的錢或債權的錢,如果說要較長期限才退出的,那他里面一定有一個能夠承受高風險的夾層資本。
不過,閆宗成認為,目前這些資本缺乏退出渠道,美國REITs(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)之所以會成為一種不錯的投資模式,是因為他們有很多金融工具,有很成熟的資本市場;而中國一方面缺乏促進基金份額流動化的交易場所,也沒有REITs化的途徑,而這些條件跟LP的結構是相關聯(lián)的。
投中集團研報亦指出,中國本土LP發(fā)展面臨的最大障礙是普遍缺少私募股權投資經驗。閆宗成表示,目前國內房地產基金連法律、稅收等問題尚未解決,說到底還是經濟體制問題。
陳義楓亦補充說,“當前國內即使發(fā)行REITs,也沒人去買,因為資產價格高,租金低,達不到長期投資的回報率要求。對地產而言,金融管控還是比較緊的,沒必要出一個金融方面的重大創(chuàng)新舉措來刺激地產。因此,產業(yè)環(huán)境不成熟、政策環(huán)境不成熟,導致金融創(chuàng)新產品出不來?!?/p>
不過,今年以來,隨著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推進,尤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提速,以及一、二線核心城市房地產物業(yè)進入存量時代并逐步走向成熟,業(yè)內對REITs再次寄予厚望。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如果REITs背后的物業(yè)是成熟物業(yè),其預期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,LP也會變得更加理性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